金現代承建的中老鐵路光伏發電項目順利并網發電
近期,金現代聯合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(以下簡稱“鐵科院”)共同承建的“中老鐵路萬象南機務段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”順利并網發電。基于金現代建設的智慧能源綜合管控平臺,實現對老撾萬象南機務段沿線光伏電站運行情況的全面信息化管理,通過“光伏+軌道交通”的新模式優化用能結構,推動中老鐵路綠色低碳發展,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。
當前階段,綠色低碳交通成為當代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方向。國務院下發的《“十四五”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》明確指出,鼓勵在交通樞紐場站以及公路、鐵路等沿線合理布局光伏發電設施,讓交通更加環保,出行更加低碳。
在“碳達峰”行動有序實施、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,金現代聯合鐵科院共同建設“中老鐵路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”,采用“光伏+軌道交通”的模式,推動中老鐵路沿線閑置土地發展新能源產業,分階段建設光伏電站。目前選取了老撾萬象南機務段閑置土地,建設1.1MW分布式光伏電站先行示范段。
該項目基于金現代研發的智慧能源綜合管控平臺,能夠實現電站狀態實時監控與信息化管理,支持對發電量、有功功率、電流等業務的全程分級管理,對設備庫、發電庫、用電庫等數據的全域實時監控,同時通過智慧大屏、發電監測、消納監測等應用服務進行全局統一調控,有效解決光伏場站位置分散、設備狀態監測難、運營數據分析難等問題。
本次建設的光伏電站裝機容量約1.1MW,年均發電量可達140萬kWh,通過400V低壓并入機務段內10/0.4kV變電所,供萬象地區生產生活使用。項目投用后,既盤活了鐵路沿線閑置資源,還實現了能源的綠色、節能、可再生利用。
金現代作為電力行業領先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商,產品和解決方案全面覆蓋發、輸、變、配、用各個環節,公司基于20余年火電信息系統的建設經驗,結合風電、光伏電站的特點,在基建工程管控、生產管理、安健環管理等領域持續發力,輔助新能源場站的建設運營。在一帶一路、數字中國、低碳轉型等國家政策的引導下,金現代將持續探索新技術、新模式,推動電力、軌道交通等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,為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智慧力量。